读了上期《枫华园》登出的老高的文章“人生如梦”,有一点感受,忍不住写几句。
年轻的时候就常常听到或读到这样的句子,“人生如梦”,“人生如戏”,“人生苦短”之类的,当时没什么感觉,到现在活了有近半个世纪了,才开始有了一点体会,人生确实如梦,人生确实如戏,人生确实很短,整个儿就是“弹指一挥间”。
更进一步说,人生不仅如戏,人生就是一场戏,而我们每个人都是戏里的演员。只不过这场戏结束的时候,很可能并不象我们通常所假设的那样,一切都将归于尘土,都将化为乌有。这种假设当然是不能够证明的,就如假设人有来生,人要上天堂下地狱一样是不能证明的,至少现在不能证明。所以这两种假设都属于“信仰”的范畴。无神论者常常说自己是没有信仰的,但却没有意识到,“无神论”本身就是一种信仰,而且信得那样真那样切,以至于成了那么多人的人生哲学,却还浑然不知。但是这两种不同假设给个人生活,以至社会生存环境都带来很不相同的结果。
让我们来具体看看这两种假设对个人生活产生的影响。如果我们假设人生真如一场戏,而且戏唱完了以后,一切都将成为子虚乌有,这种人生哲学必然让人认为今生今世是唯一可以把握的,几十年里的每一回荣辱得失,每一次地位升迁,每一分钱财进出都将是无比的重要,都将让人拼足了劲去争去夺,因为机会就这一次,生命就这一回,不争白不争,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实际上,一个人,或一群人,甚至一个民族,如果持这样的人生哲学,所以有这样的心态和这样的行为准则,是无可厚非的。任何别的期待要求都是不现实和不合理的。试想,人不过是无穷宇宙中偶然的产物,生没有理由,死没有根据,怎么可能偏偏要求活著这短暂的几十年要有道德,要有良心,这从何说起啊?可怕的还不仅在于假设人生如戏会无可避免的产生“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人生哲学,更可怕的是这种假设还隐含了我们的行为将不会产生任何后果的结论。我们理所当然敢于“无法无天”而又无须顾及后果。如果这种生活方式,真能给人的生活带来幸福,能够让人活得高兴,活得轻松,倒也罢了。事实是,这种社会里,人人活得辛苦,人人必须自卫。没钱没势的,自然是人下人,没法活得痛快;而有钱有势的,又担心钱被人抢了,必须建铁窗修铁门把自己关起来,又担心势被人夺了,必须欺上瞒下,四处拉关系。哎,真不容易,活得真辛苦啊。
有句话说的好:“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只需要改变一个假设,人生就将完全是另一番景色。那就是,假设人生这出戏是不会完的。人生确是一场戏,我们每个人都是演员。但是当生命结束的时候,这出戏不仅不会就此结束,而且好戏才刚刚开始。到那时,我们每个人将由演员变为观众,亲自来观看我们自己刚演完的这出戏。我们曾经所说过的每一句话,做过得每一件事,甚至有过的每一个念头和思想,都将一一展现在我们眼前。不仅如此,我们将同时成为我们自己行为言语思想的承受者,我们曾经使别人承受过的一切经历,无论是幸福愉快,还是痛苦悲哀,我们都将一一经受。也就是说,我们自己将成为我们自己生活的裁判。试想,还有比这更公正的裁决方式吗?我们自己为自己创造了“天堂”,或者为自己设下了“地狱”。你难道没有想过,为什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会成为贯穿所有宗教,包括我们中华文化的做人金律?这样一种假设,这样一种人生哲学,将不可避免地彻底改变我们做人做事的方式方法。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必将有新的认识。美国有一句谚语:“Love is not love till you give it away。”从上面的第二种假设来看这句话,完全地make sense。同理,“Money is not yours till you give it away。”我们都说钱身不带来死不带走,但是不知道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把钱给出去。难怪美国这边有钱没钱的人都愿意奉献,大概他们都明白或相信这个说法。
无论你对此持什么态度,相信哪一种假设,结果都一样。就比如,有人不相信或不知道有万有引力存在,执意或者不小心从高楼上摔了下来,结果都一样的惨重,跟信不信,知不知道,故意的,不小心,都没有关系。
好了,就说这么多了,下次接着聊。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