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八月中旬了,连续三个月的干旱以及近一个月的持续高温,我们这一带的草黄了,树蔫了,人也变得萎靡了。春天时我曾有过的那股种花、种菜、种树的满腔热情,对户外活动的倾心热爱,却不适时节地大大地降温了。黄昏时分,懒洋洋地窝在家里,做什么也没兴致,心里充满了对逝去的春天的怀念。我怀念春天,不仅是因为春天里百物复苏,万象更新,也因为春天时心里所拥有的那股朝气,那种勤奋不知疲惫的精神。在这个炎热难耐的盛夏时节,我不禁自问:什么才能够重新唤起我心里那股春天般的热情,那股似乎用不尽的勤劳和振奋?
不是说冬天来了,春天就不远了吗?我不由想起了令人难耐的冬天,每年的深冬季节,我盼望春天,盼得心底的深处一阵阵地发痛。早春时,每一点新绿,每一个新芽,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都能让我象孩子一般的雀跃。当那第一缕春风吹拂到脸上,温暖轻柔,再不象严冬的寒风那样冰凌般刺骨,我真想大声地喊:你感觉到了吗?是春风,春天终于来了!!常听人说,加州四季如春。我固然也向往过那样的地方,那样的气候。不过又转念一想,如果没有了冬天的寒冷、冬天的凄凉和冬天的残酷,我还能够那样深切地体会春天的热情、温暖与欢欣吗?我还能够那样地珍惜润物无声的春雨吗?我不知道。但是如果四季如春要以对春天的热情和对春天的热爱为代价,我会不会宁愿经受冬天的严酷,只为了要拥有那份春天独有的欢欣和对春天的珍惜、对春风的感激?我想我还是更喜欢四季分明的地方。是冬天,才让我有了对春天的企盼和感知春天的可贵!
冬天的启示是否也应该适用于人的生活?我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跟上帝“过意不去”,很像我在冬天里的那种“怨愤”的心理。我不解上帝为什么会允许人世间这么多的灾难发生,尤其是发生在无辜的人身上,尤其是那种让人的尊严受到极大损伤的劫难,常常使我感到心的承受达到了极限。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有时候,我似乎觉得我能够理解为什么人间有灾难,为什么人生有不测。记得我们刚出国和刚到美国的前几年,生活可以说是在生存的边缘上挣扎,那时的日子真的有点度日如年的味道。后来工作了,生活安定了,日子过得飞快,几年的时间还没来得及体会就不见了,常常搞不清是去年的事,前年的事,还是三年前的事。等到有心要回味过去时,总是那几年艰难的日子占去了大部分的记忆。
我记得刚把儿子接到美国来几个月,我就不得不利用暑假到另一个城市去打零工,每个星期一早上,才五岁的儿子跟着我天不见亮就起了床,临出门前,儿子总要抱着我的腿,可怜兮兮地仰着脸看着我:“妈妈你早点回来,妈妈你早点回来。”然后就爬在窗户上望着我离去。这样的生活这样的经历,总是使我倍加珍惜和感激今天平和平常的日子。还有那些在艰难中无私地帮助过我们的朋友和陌生人,常常是我们今天生活谈话的交点和常怀感激之心的理由。
几年前丈夫去移民局宣誓成了美国公民,那天回到公司时,同事们为他开了一个意外的party。一位同事跟他握手祝贺时说:“我真羡慕你。我们生来就有的东西你却需要去挣得。(What we are born with you have to earn)”我完全认同这句话所隐含的的哲理。有时候我见到一些生在美国的人,却不能够安排好自己的生活,靠着政府救济过一辈子,就会在心里叹息:“What a waste!!”要知道,世界上每天有多少人甘愿冒生命的危险,为的只是要来到这个国家求得合法或非法的工作机会。要想对自己与生俱来的东西怀有感激之心,进而懂得珍惜,恐怕不是容易的事,这不仅需要较强的自我反省意识,更需要人在认识上有一定的深度。大多数的时候,大多数的人都难于做到这一点。往往是人在经历了一定的磨难之后,才会有那种顿悟。
其实,感激珍惜之心还只是生活的一方面,人生所经历的种种磨难还往往是促使人心理趋于成熟的捷径。人生的意义,每个人有不同的看法。就我而言,学会做人,心理的成熟,应该是人生意义的一部分,甚至是大部分。从这个角度来讲,磨难甚至成为人生旅途的必经之路。有一种说法:“An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是不是就是这个道理?
个人的成长是如此。一个民族,甚至人类作为整体又何尝不是如此?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所创建的辉煌,有谁能说那难道不是一千年中世纪的极端黑暗极端压制所带来的结果?我并不很懂历史,只是常常这样猜测而已。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